香肠香菇油饭

这个香肠香菇油饭,是想偷懒省事儿的时候常做的一款菜饭,里面有饭有菜有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齐全,再炒上一盘青菜或者小油菜,就是方便快捷又完美的一顿饭啦!

香肠和腊肉一类的腊制食品,如果用咱们现代人的健康的观念来衡量的话,那肯定是不能算健康,但是对本吃货来说,就是抵挡不住它香嘛!好吃嘛!O(∩_∩)O~  所以偶尔会买上一包香肠和白油肠,解解馋。

广式香肠台湾香肠我觉得最好的吃法当数锅仔饭,炒饭和油饭。

又或者,半夜饿了的时候,睡不着,用小烤箱烤上两根,烤到表面滋滋的冒油,变成诱人的金黄色,香肠的香味香满整个厨房,一口咬下,那滋味,真是神仙也不换!

又扯远了,回来接着说油饭。

原料:

2杯短粒白米
250 到300g 新鲜香菇
1包广式香肠/ 白油肠/ 台湾香肠
1个小号的洋葱
1到2茶勺蚝油
1/4茶勺白胡椒粉
1/4 茶勺五香粉
2瓣儿蒜,去皮,切碎
3到4大勺生抽
1到2茶勺蔬菜油
高汤/ 水适量
盐适量

 

做法:

用纸巾蘸水,将香菇擦洗干净。

香肠/ 白油肠/ 台湾香肠都可以,味道都不错,不要用四川麻辣肠,味道太不一样了。

把香菇,洋葱和腊肠都分别切成小丁。

把铁锅用高火烧热后,下油,下香肠丁煸炒至表面略略金黄色。 

这次用了staub 的perfect pan,  又称完美炒锅,的确很好用,够厚实,加热均匀,而且传热很快,很喜欢。 12英寸的直径,用来做咱们中餐的炒菜稍微有点小,我多数用它来做重庆烤鱼,酸菜鱼头煲,干锅之类又炒又炖之类的菜,可以连锅一起直接端上桌,在桌上也可以持续加热,非常方便,而且也很好看。

加入蒜粒和洋葱丁,煸炒至洋葱丁变透明。

随后加入白米,煸炒到米粒也变得半透明,每粒米都均匀的裹上油脂。

倒入切好的香菇丁,继续翻炒,随后加入蚝油,白胡椒粉,五香粉,生抽,和盐调味。

加入高汤/ 水

烧开后,盖上盖子,转成小火,焖制15到20分钟,或者直到汤汁收干,米饭熟透为止。

揭开盖子,香肠和香菇还有米饭的香气混合着扑鼻而来。

拌匀,就可以开吃啦!

因为先煸炒过,所以米饭吃起来非常油润可口,粒粒分明而且口感香糯软滑,香菇特有的浓郁香气和香肠丁的肉香也渗入到了米饭里,会让人不由得一口接一口吃的停不下来,真的是很好吃哦! O(∩_∩)O~

----------------The End ---------------


希望大家喜欢今天的香菇香肠油饭,这么简单这么详细又这么好吃的教程,难道你们真的不打算动手试一试吗? 

看完了,请记得关注“味道Yankitchen”哦!  我们一起来分享生活中的好味道。  如果未经作者授权,谢绝其他公众号或媒体转载,但是欢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

南瓜糯小米粥

糯小米,又称大黄米,古称黍、稷 和糜,是最早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咱们常说的“五谷杂粮”中的“五谷”中就有它的一席之地,曾经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农作物和主食。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千古名篇“过故人庄”中开篇的第一句就是:“故人具鸡黍,要我至田家”,这里的“鸡”不言而喻,就是肥美的鸡,八成还是走地鸡。“黍”呢,就是指黄米做成的饭, 在古代史非常重要的主食之一,用来招待贵客,可见其地位颇高。

诗经中“国风·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希望硕鼠不要毁坏自己的粮食。这里的“黍”,指的也是黄米。

“黄粱一梦”中的“黄粱”,指的也是黄米。 卢生在梦中经历了荣华富贵的一生,中进士,升为京兆尹,最后荣升尚书,封燕国公,一觉惊醒,发现不过是南柯一梦,而旁边锅里的黄米饭没焖熟呢! 黄米在这个小故事里虽是配角,也说明了其老大哥的主食地位不可撼动。 

黄米也分两种,一种是大黄米,带有很强的糯性,另外一种没有糯性,又称糜子,或软黄米。 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曾经介绍过绥德的黄老汉夫妇制作的黄馍馍,因为舌尖的热播也火爆一时,他家黄馍馍就是用两种不同的黄米按比例兑在一起磨成粉制成的,因为原料讲究,制作手艺精湛,做出来的黄馍馍味道好,还个个咧着嘴笑开了花。

因为大黄米即糯小米有黏性和糯性,除了当做主食之外,也会磨制成粉状,用来制作糕点。 很多东北吃货小伙伴们念念不忘的童年美味粘豆包,就是用糯小米即大黄米做的。 不过正是因为大黄米的糯性太强,不太好消化,已经渐渐的淡出了主食界,现在更多的是以糕点的形式出现了。

大家可要记好啦,糯小米即大黄米,它和小米,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哦。

买来的大黄米,除了磨成粉做点心之外,我很爱用它来熬粥,熬出来的粥呈浅浅的米黄色,粥水米交融,浑然一体,加入南瓜泥,颜色变得金灿灿的特别漂亮,在口感味道上也顿时丰富了许多。

这一碗南瓜糯小米粥,配上个烙饼,来一碟小咸菜或者腌萝卜干,就是一顿完美的早餐啦!

原料:

1杯糯小米
1个日本小南瓜
水适量

 

店里卖的糯小米长这样,跟普通小米真的很像,颜色大小形状都很像。

诗经'“王风”中“黍离”有这样的句子:“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黄米在地里抽苗茂盛成长的样子,结穗后低头迎风摇摆的风姿,我都没有见过,眼前这捧黄米呈现出金灿灿的颜色,流光溢彩,令人心生喜欢,非常美。

南瓜我喜欢买日本小南瓜,最好是这样已经开始变黄了的,说明比较成熟了,煮熟后口感会粉粉面面甜甜的,非常好吃。

做法:

把南瓜洗净,放入instant pot,加入小半锅水,高压煮熟,时间根据南瓜的大小厚薄来决定,大体应该在8到12分钟之间。

煮好的南瓜,挖出南瓜肉,用叉子细细捣碎成南瓜泥。

糯小米用水浸泡30分钟左右,滤掉多余的水分,备用。

铸铁锅里加足水,大火烧开后,倒入泡过的糯小米。

等锅里的水再度烧开后,盖上盖子,在锅边留出一道缝,转成小火。

因为糯小米糯性大,煮粥的过程中要时不时的用木铲子搅一搅,以防糊锅。

约45分钟后,糯小米粥熬好了,加入南瓜泥,打散,搅匀,转成大火后把南瓜糯小米粥再度烧开后,就可以关火起锅啦!

糯小米熬粥,跟糯米有异曲同工之妙,粥体黏糯香滑,水米交融,口感相当顺滑。

跟南瓜的搭配很完美,香滑中带着点清淡的南瓜甜香,好喝!

----------------The End ---------------


希望大家喜欢今天的南瓜糯小米粥,这么简单这么详细又这么好吃的教程,难道你们真的不打算动手试一试吗? 

看完了,请记得关注“味道Yankitchen”哦!  我们一起来分享生活中的好味道。  如果未经作者授权,谢绝其他公众号或媒体转载,但是欢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

清汤牛腩炖萝卜

以前小时候,印象中大白萝卜上市大约都是在秋末冬初的时候,天气已经凉下来,清晨的草叶上也开始挂上霜花,这个时候,家里的边炉闲置了小半年的边炉就收拾清理出来了,为冬季里各种热腾腾的羹汤,炖菜和打边炉做准备。买了萝卜,我姨整天叨念的一句话就是“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找医师开药方”,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一直不忘,萝卜和生姜这两样普通的食材,在年幼的我心里已经幻化成了有魔力的圣品 ( ̄▽ ̄)”

边炉主要是两广一带的叫法,打边炉意思就是涮火锅,我们广西老家至今流行的做法都是炖上一锅黄澄澄油亮亮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的鸡汤,骨头汤或者肉汤,先喝汤吃肉,然后端上边炉来,里面燃着旺旺的烧的通红的炭火,把锅子往上一放,接着涮菜,这一顿饭下来,吃的饱饱的,整个人的暖洋洋的,什么冬日寒气,不存在的! 咱南方人过冬,除了靠一身正气,还靠这一锅热腾腾暖烘烘的边炉!

现在像这样的正儿八经的传统边炉,现在可能只有港剧里面看得到了,家里早早的就把炉子换成了电磁炉,干净整洁,打边炉的时候就不再受炭火烟熏之苦。

(下图来源于网络)

在网上搜了一下,我们那里以前传统的边炉大致是这样的,多为陶土所制,中间中空,下面有进风口,上面三耳鼎立,使锅子放得稳妥。拿给老公看,摇摇头,他完全不认识这玩意儿,他们四川人的火锅,讲究轰轰烈烈麻辣鲜香,要的是一锅沸腾的麻辣辣红艳艳的辣油汤锅,不像我们,要用个小小的瓦煲细火慢煲,含蓄绵长,小火炖出食物本真的味道。

(下图来源于网络)

我小时候关于冬天的温暖记忆基本都与边炉有关。

那时候,住在机关大院里,一幢凹字型的大楼,一楼是大人办公的时候,楼上是各家的住房。冬天下午,外婆去上班前,生起一小炉炭火,坐上锅,添了水,加入洗净切好的牛腩,就一直让它那么慢慢的小火炖着,工作间隙,从楼下上来,看一眼火候,添块木炭什么的,都方便得很。

下午放学回家,进了厨房,已是满屋浓浓的肉香,偷吃一两块,软糯又微微弾牙,好吃! 等大人下班回来,麻利的把萝卜切块儿,放进去炖上十来分钟,那滋味真是清甜醇厚又解馋哇。

童年里的冬天,边炉给我带来了热腾腾的温暖滋味,小炉子上慢火细炖着的牛腩,也成了我记忆中中幸福的味道之一。 每每降温,我都记得去买块牛腩,捎个萝卜,炖上一锅,吃着吃着,这萝卜牛腩的味道好像还是和当年外婆厨房里的一样,仿佛我的少年时代还不曾走远。

原料:

1块牛腩(约2磅重)
1大块姜,大刀拍扁
1到2片香叶
1粒八角
2大勺料酒
1个白萝卜
水适量
盐适量
葱花
香菜碎

做法:

将牛腩清洗干净,去掉多余的肥油,泡冷水里2小时以上,中间换水两次

牛腩切小块,萝卜去皮,切小块备用

取一铸铁锅,加足水,放入牛腩,姜块和料酒, 大火烧开约10分钟,中间需要用勺子撇去表面浮沫

盖上盖子,转成最小火,慢慢的炖一下午,约四五个小时,或者到自己喜欢的口感为止。牛腩筋皮组织,不怕久炖,火候到了,香糯软口,火候不够,会硬得难以咀嚼。

自从用裂了3个砂锅以后,坚决不再买砂锅了,Le Creuset的这个4又1/4夸脱的汤锅,密封性好,又够厚实,经得起折腾,成了我炖菜红烧的首选,真是爱它爱到不行,后来又买了个一模一样的黄色汤锅,专炖清汤类 O(∩_∩)O~

炖2个小时后,放入八角和香叶

炖了四五个小时候,炖出来一层金黄灿烂的油光,这是高压锅做不到的,只有小火慢炖才能出来的效果

转成大火,放入切好的白萝卜,并且加盐调味

炖约15到20分钟,就可以起锅啦

一人给盛一小碗

表面撒点葱花和香菜,热腾腾的吃一碗下去,觉得五脏六腑都舒坦了 ,整个人从里往外都透着惬意 O(∩_∩)O~